枯偏
成語(Idiom):枯偏(kū piān)
發音(Pronunciation):kū p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枯燥、單調、缺乏變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枯偏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枯指干燥、單調,偏指不正常、不正直。枯偏的含義是指人或事物缺乏活力、缺乏變化,單調乏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枯偏一詞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事物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平淡無奇、缺乏激情,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過于單一、缺乏變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枯偏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德充符》一篇中。莊子說,人的心智如果枯燥、單調,就會失去活力,就像一塊干枯的木頭,沒有生命力。而一個人如果行為偏差、不正直,就會迷失自己的本性,也就是說,心智和行為都偏離正常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枯偏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的順序不能顛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性格枯偏,從不參加任何娛樂活動。
2. 這個電影太枯偏了,沒有一點懸念和情節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枯偏這個成語與干枯和偏差這兩個詞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缺乏活力和偏離正常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枯偏相關的成語,如枯燥乏味、枯燥無味、枯寂無聊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故事書太枯偏了,沒有好玩的畫面。
2. 初中生:他的講課方式很枯偏,讓人很難集中注意力。
3. 高中生:這個電影的劇情太枯偏了,沒有新意和情感沖突。
4. 大學生:這個學科的課程內容很枯偏,需要更多實踐和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