傖陋
基本解釋
淺陋鄙俗。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若其自尊鄉曲,以一己所聞知為最普通者,以一己所不聞知即謂之不普通者,名為目營四海,實乃與里巷嗇夫同其傖陋,斯亦摦落不材之至矣。” 章炳麟 《駁神我憲政說》:“是故 馬氏 欲以家族、部落、國家供養神我……是諸論議,可謂傖陋不學者矣。”
成語(Idiom):傖陋(cēng lòu)
發音(Pronunciation):céng l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或行為粗俗、低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傖陋是由“傖”和“陋”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傖”指粗俗、愚蠢,而“陋”指粗糙、低劣。合在一起形成傖陋,表示一個人的品德或行為粗俗、低劣,缺乏修養和教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傖陋一詞多用于貶義,形容一個人言行不合禮儀規范,粗鄙無禮。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行為不端、品德低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傖陋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莊公四年》中,其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傖倫的人的丑態。傖倫是一個品德卑劣、無禮粗鄙的人,他的行為和言談都不得體,因而成為了傖陋這個成語的代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傖陋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粗魯無禮,真是傖陋至極。
2. 這個人素質太低了,言談舉止都十分傖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傖陋”與“粗俗、低劣”這些形容詞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印象。可以想象一個舉止粗魯、言談無禮的人,將其形象與傖陋這個詞聯系在一起,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擴大詞匯量,例如“粗鄙”、“無禮”等。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修養和禮儀知識,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行為修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真的很傖陋,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那個同學說話粗魯無禮,真是太傖陋了。
3. 高中生:他的舉止太不得體了,簡直是傖陋至極。
4. 大學生:社交場合中,要注意不要表現出傖陋的行為和言談。
5. 成年人:我們應該以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為他人樹立榜樣,而不是展現傖陋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