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火樓
成語(Idiom):望火樓
發音(Pronunciation):wàng huǒ l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遠望火光,表示遠望、盼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望火樓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望火指遠望火光,樓指高樓。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遠望火光的場景,寓意著盼望、期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遠望、盼望的情境。可以用來形容對未來的期望、對遠方的向往,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個人或事物的期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宋代文學家辛棄疾有一首《青玉案·元夕》的詞,其中有一句“望極天涯,不見長安”。這句詞歌頌了辛棄疾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遠方的向往。后來,人們將其中的“望極天涯”改為“望火樓”,成為了一個獨立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站在山頂的望火樓上,遠望著家鄉的方向。
2. 她望火樓般地盼望著他的歸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自己站在高樓上,遠望火光,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辛棄疾的作品和其他與遠望、盼望有關的成語,如“望梅止渴”。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站在望火樓上,遠遠地望著媽媽的歸來。
2. 初中生(12-15歲):我站在望火樓上,盼望著高考結束后的自由。
3. 高中生(15-18歲):我站在望火樓上,遠望著未來的大學生活。
4. 大學生及成年人:我站在望火樓上,期待著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