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底
成語(Idiom):盡底(jìn dǐ)
發音(Pronunciation):jìn d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盡頭、最后一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盡底是一個表示達到最后一點、沒有余地的意思。它強調了事物已經到達了最終的狀態,沒有任何可以再退縮或改變的余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情已經到達了極限、無法挽回的地步。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或態度已經非常極端、沒有余地可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盡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名叫田忌的將軍,他帶領駿馬參加賽馬比賽。田忌的駿馬與其他馬匹相比稍遜一籌,所以在比賽前,田忌想出了一個計策。他故意選擇了最差的馬匹與其他人比賽,而將最好的馬匹留到最后一場比賽。結果,田忌的馬在最后一場比賽中一舉奪魁,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因此,人們常用“盡底”來形容事物的最后一點或最終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努力已經到了盡底,無論如何也無法再進步了。
2. 這個計劃已經失敗到了盡底,沒有任何挽回的余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盡底與田忌賽馬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田忌的馬在最后一場比賽中取得了勝利,達到了盡頭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盡底相關的成語,如“盡善盡美”、“盡人皆知”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作業已經做到了盡底,沒有任何錯字了。
2. 初中生: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很久了,我覺得我快要到了盡底了。
3. 高中生:我的成績已經退步到了盡底,我必須加倍努力才能提高。
4. 大學生:這個項目已經失敗到了盡底,我們需要重新規劃。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