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履
基本解釋
一只芒鞋?!段鍩魰|土祖師·初祖菩提達摩祖師》:“﹝ 達摩 ﹞端居而逝……葬 熊耳山 。起塔於 定林寺 。后三歲, 魏 宋云 奉使西域回,遇祖于 蔥嶺 ,見乎攜隻履,翩翩獨逝。 云 問:‘師何往?’祖曰:‘西天去!’”后以“隻履”為僧人送行或追悼亡僧之典。 唐 牟融 《送僧》詩:“煙水浮杯渡,云山隻履行。” 明 屠隆 《曇花記·檀施積功》:“隻履踏天涯,西去誰家?;仡^不戀舊繁華。白馬青牛看并駕,覺路無差。”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讀子二》:“若本不合來,而竟來,吾恐隻履歸時,未必肉身而西也?!?/p>
成語(Idiom):只履(zhǐ lǚ)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只穿鞋底,不穿鞋面。形容貧窮到只能勉強應付基本生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只履是由“只”和“履”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只”表示只有,僅有的意思,“履”表示鞋子的底部。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貧窮到只能勉強應付基本生活,連鞋子的面都無法穿,只能穿鞋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只履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貧困潦倒,生活困苦的情況??梢杂脕硇稳菀粋€人的經濟狀況非常困難,連基本的需求都難以滿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只履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百官公卿表》中。據說,東漢末年,有一個叫侯寶的人,非常窮困。他的鞋子破爛不堪,只能穿鞋底,沒有鞋面。因此,人們就用“只履”來形容他的貧窮。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只履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只”是形容詞,修飾“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境貧困,只能履一雙破鞋子。
2. 她生活艱難,只能履著破舊的布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只履”與“貧窮困苦”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只能穿鞋底,沒有鞋面,生活非常艱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只履”的故事和使用方式,可以閱讀相關的古代文學作品,如《紅樓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家很窮,只能履破鞋子去上學。
2. 初中生:他們家境貧困,只能履著破舊的鞋子去打工。
3. 高中生:她的家庭條件很差,只能履一雙破鞋子去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