迍躓
成語(Idiom):迍躓(zhūn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zhūn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走時不穩定,搖搖晃晃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迍躓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迍和躓都是動詞。迍指行走時遲緩、困難,躓指摔倒、跌倒。迍躓的意思是行走時搖搖晃晃,步履不穩,容易摔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迍躓常用于形容人的行走狀態,也可以用來比喻做事情不穩定、不踏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迍躓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鹿鳴》中,原句為“瞻彼淇澳,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憔悴如也,迍邅如也。”意思是說我看見了淇澳的野蕨,還沒有見到君子,我憔悴不堪,行走搖搖晃晃。后來,迍躓逐漸被用來形容行走不穩定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迍躓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表示行走時搖搖晃晃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受傷后,走起路來迍躓不穩。
2. 這個小孩學會走路了,但還是迍躓地搖搖晃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迍躓”這個詞語的發音來記憶,迍躓的發音與“準數”相近,可以想象一個人走路時搖搖晃晃地數數,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行走、動作相關的成語,例如“步履維艱”、“蹣跚學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一個迍躓的老人在街上走路。
2. 初中生:他在走廊上迍躓地搖搖晃晃,差點摔倒。
3. 高中生:那個醉酒的人迍躓地往前走,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