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耳
成語(Idiom):俗耳
發音(Pronunciation):sú ě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平常人所能聽到的常識、常話,即常人的耳朵所能聽到的俗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俗耳是由“俗”和“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俗指平常、普通的意思,耳指耳朵。俗耳指的是平凡之人所能聽到的常識、常話,即常人的耳朵所能聽到的俗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見識淺薄、眼界狹窄,只能聽到一些平凡的、常見的東西,缺乏廣博的知識和見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駢能的人。駢能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的耳朵特別靈敏,可以聽到很遠的聲音。一天,他在路上聽到了一些人在談論一些普通的話題,他立即停下來仔細傾聽。后來,他的朋友路過,看到他這樣子,就問他在做什么。駢能回答說:“我正在聽俗耳。”從此以后,“俗耳”就成了形容聰明人聽到普通話題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關注一些瑣碎的事情,真是個俗耳之人。
2. 這個人眼界太狹窄了,只能聽到一些俗耳之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只有一個普通的耳朵,只能聽到一些俗語,無法接觸到更廣闊的知識和見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知識、見識相關的成語,如“目光短淺”、“見多識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和那個俗耳的同學一起玩,他只會說一些無聊的話。
2. 初中生:我們要努力學習,不能成為俗耳之人,要有更廣闊的眼界。
3. 高中生:他雖然成績很好,但是他的見識太狹窄了,真是個俗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