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玉
基本解釋
唐 代 岐王 宮中,于竹林內懸碎玉片子,每夜聞玉片相觸之聲,即知有風,號為占風鐸,又名“風玉”。 唐 杜牧 《斫竹》詩:“霜根漸隨斧,風玉尚敲秋。”
成語(Idiom):風玉(fēng yù)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姿態或儀態優美,像風中的玉一樣清雅美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風玉”形容人的儀態或姿態非常美麗動人,如同風中的玉石一樣清雅。它常用來形容女子的容貌和舉止優美,也可以用于贊美男子的風度和氣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文學作品、詩詞歌賦、美容美妝等領域,用以贊美人的美麗和高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風玉”出自《史記·卷八十一·列女傳》中的“列女傳·樊南貴人”篇。樊南貴人是楚昭王的寵妃,她美麗端莊,儀態優雅,被形容為“風中之玉”。后來,這個描述逐漸演變成成語“風玉”,用來形容人的美麗姿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玉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分別是“風”和“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儀態優美,宛如風中的玉。
2. 這位男士舉止文雅,風度翩翩,可謂風玉之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風”和“玉”兩個字形象地聯想起來,想象風中的玉石搖曳生姿,優雅美麗的形象會更加深入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風玉”相關的詩詞歌賦,了解更多關于美麗姿態的描寫和贊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姐姐穿著漂亮的裙子,像風中的玉一樣美麗。
2. 初中生:她的儀態優美,舉止如風中之玉,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
3. 高中生:他的風度翩翩,舉止優雅,真是一位有風玉之姿的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