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莽
成語(Idiom):曠莽
發音(Pronunciation):kuàng m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荒涼、茫無邊際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曠莽意為廣闊而荒涼,沒有邊際。形容景色、氣氛或境況荒涼凄涼,沒有生氣和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荒涼的大自然景色、廢棄的地方或者形容人們心情低落、無聊乏味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李膺傳》中。李膺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在《春秋左氏傳》的注釋中使用了“曠莽”一詞來形容景色荒涼、無邊無際。后來,這個成語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曠莽”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曠莽的沙漠沒有一絲生機。
2. 城市的郊區一片曠莽,沒有人煙。
3. 在這個曠莽的冬天,我感到孤獨和無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曠莽”與荒涼的景色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廣闊而荒涼的地方,如沙漠或廢棄的城市,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荒涼、無邊無際相關的成語,如“荒無人煙”、“茫無邊際”等,以擴展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沙漠里一片曠莽,沒有一棵樹。
2. 初中生(13-15歲):在這個寒假里,我感到時間過得很曠莽,無聊極了。
3. 高中生(16-18歲):經歷了一場失敗后,他的心情變得曠莽,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4. 大學生及以上:在這個廢棄的工廠里,一片曠莽,沒有一絲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