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子
基本解釋
(1).童仆之稱。 唐 李商隱 《雜篡》:“僕子著鞋襪,衣服寬長,失僕子體。”
(2).稱愚人。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今 廣信 謂愚人為僕子,亦猶言腐儒也。”
成語(Idiom):仆仆之身(pú pú zhī shēn)
發音(Pronunciation):pú pú zhī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低賤、卑微的身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仆仆之身形容身份地位卑微,地位低下,沒有地位和尊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的身份地位低下,沒有尊嚴和權力的情況。常用于文學作品、口語和日常生活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荀卿是齊國的宰相,他的仆人因為一個小過失被鞭打,荀卿為了保護自己的仆人,主動請罪。這個故事中的“仆仆之身”形容了仆人的低賤身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仆仆之身是一個以“仆仆”為修飾語的短語,用來形容身份地位低下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小就是個仆仆之身,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
2. 雖然他是家族的子孫,但由于家境貧寒,一直過著仆仆之身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仆仆之身”中的“仆仆”音近“貧貧”,表示貧窮、低賤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身份地位有關的成語,如“卑微”、“身份”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爸爸是一個仆仆之身的農民。
2. 初中生:她從小就過著仆仆之身的生活,渴望有一天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3. 高中生:在這個社會上,有些人注定要過著仆仆之身的生活,他們需要更多的機會和幫助才能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