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革舊圖新
發音(Pronunciation):gé jiù tú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改革舊的制度、方法,以期達到創新、更新的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革舊圖新是一個動賓短語,由“革舊”和“圖新”兩個成語組成。其中,“革舊”意為改革舊的制度、方法,“圖新”意為追求創新、更新。整個成語表示通過改革舊的制度、方法來實現創新、更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個人、組織或社會在追求進步和發展過程中,通過改革舊的方式來實現創新、更新。可以用于討論各種領域的變革,如政治、經濟、科技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小雅·小旻》中有“革舊服,維何戎”,意為改革舊的服飾,為了面對戰爭。《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中有“革舊命,以從新君”,指改革舊的命令,為了順應新君的要求。后來,這兩個成語合并成為“革舊圖新”,用以形容改革舊的制度、方法,追求創新、更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正在積極推動革舊圖新,以提高國家的競爭力。
2. 這家公司一直致力于革舊圖新,不斷推出創新產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革舊圖新”理解為一個過程,即通過革除舊的制度、方法來圖謀新的創新。可以聯想到一個人穿著舊衣服,脫下舊衣服后穿上新衣服,象征著改革舊的制度、方法,追求創新、更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改革、創新相關的成語,如“改弦更張”、“創新突破”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希望學校能革舊圖新,增加更多有趣的課程。
2. 初中生(14歲):我們班級決定革舊圖新,改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
3. 高中生(17歲):我計劃報考一所注重創新教育的大學,以便能夠革舊圖新,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