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mín gāo mín zhī ㄇㄧㄣˊ ㄍㄠ ㄇㄧㄣˊ ㄓㄧ民膏民脂
比喻人民用血汗創(chuàng)造的財富。脂、膏,油脂。 宋 張?zhí)朴?《蜀檮杌》卷下:“﹝ 廣政 ﹞四年五月, 昶 著《官箴》頒于郡國曰:‘……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切,軍國是資。朕之爵賞,固不踰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人父母,罔不仁慈。特為爾戒,體朕深思。’” 宋太宗 節(jié)其中“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四句書賜官吏,名之曰《戒石銘》。后遂沿襲以為官箴。參閱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三。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民膏民脂
成語(Idiom):民膏民脂
發(fā)音(Pronunciation):mín gāo mín z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君主或政府依靠人民的勞動成果而存在,強調政府應當依靠人民的財富來維持自身的權力和地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民膏民脂這個成語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其中“民膏”指的是國家財富,而“民脂”指的是國家的脂肪,也就是說國家的財富應該來自人民的勞動成果。成語強調了政府應當依靠人民的財富來維持自身的權力和地位,而不是剝削人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政府過度依賴人民的財富,同時也可以用來形容政府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衛(wèi)靈公》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子曰:‘爾民舍諸?必也正名乎!’曰:‘如其禮何?’曰:‘如其民所好。’‘民鮮克從之,其如矣?’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段對話中,孔子提到了“民膏民脂”的概念,表達了政府應當依靠人民的財富來維持自身的權力和地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應當關注人民的福祉,不能過度依賴民膏民脂。
2. 這個國家的財富應當來自人民的勞動成果,不能剝削人民的民膏民脂。
3. 政府的權力應當來自人民的支持,不能濫用人民的民膏民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膏脂豐滿的人民形象,代表人民的財富。通過聯想這個形象,來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和人民的地位,以及現代社會中政府與人民的關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政府應該保護人民的財富,不能剝削民膏民脂。
初中生:政府過度依賴人民的財富會導致社會不公平,這就是民膏民脂的問題。
高中生:政府應當通過公正的稅收制度來維持自身的權力,而不是依賴民膏民脂。
大學生:民膏民脂的概念反映了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權力關系,需要我們思考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