軀骸
成語(Idiom):軀?。╭ū hái)
發音(Pronunciation):qū h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體的骨骼和肉體,也泛指身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軀骸一詞源自《詩經·小雅·小宛》:“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軀骸既死兮,不遂殄瘁?!币鉃榫硬怀运厥常眢w既死也不能完全消亡。這里的軀骸指人的身體,強調了人的肉體和骨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的肉體或身體的狀態,多用于文學作品、詩詞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小雅·小宛》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這句詩表達了君子對于身體的重視和珍惜,軀骸一詞由此衍生出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補充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病得很重,軀骸已經虛弱不堪。
2. 在這場戰爭中,無數的軀骸被埋葬在戰場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軀骸與人的身體聯系起來,同時可以通過查找相關的詩詞和文學作品來加深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詩經》中的其他詩歌,以及其他與人體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摔倒后,軀骸受了傷。
2. 初中生: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他的軀骸變得更加強壯。
3. 高中生:這部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在戰爭中遭受的種種苦難,包括他的軀骸受到的傷害。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