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玉碎香殘
發音(Pronunciation):yù suì xiāng c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珍貴的東西損毀或遺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唐代李白的《長干行》詩中的一句“玉碎香殘”。其中,“玉碎”指的是珍貴的玉器被打碎,而“香殘”則是指珍貴的香料被消耗殆盡。整個成語的意思是珍貴的東西被破壞或消耗殆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珍貴的事物或美好的事物被損毀或遺失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的遭遇或社會的變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玉碎香殘”最早出現在唐代詩人李白的《長干行》中。這首詩描繪了李白與妻子的離別之情,其中一句“玉碎香殘”的形象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痛的深刻感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古董被摔碎了,真是玉碎香殘。
2. 他的夢想因為一次意外事故而玉碎香殘。
3. 這個古老的文化遺址被盜走了,真是玉碎香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玉碎香殘”比喻為珍貴的玉器被打碎和香料被消耗殆盡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珍貴、破壞、遺失等相關的成語,例如“珠玉在前”、“一敗涂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的手鏈摔碎了,真是玉碎香殘。
2. 初中生(14歲):他的努力被一次考試的失利給毀了,真是玉碎香殘。
3. 高中生(17歲):她的舞蹈夢因為受傷而無法繼續,真是玉碎香殘。
4. 大學生(20歲):他的創業計劃因為資金問題沒有實現,真是玉碎香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