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子
基本解釋
◎ 毛孩子 máoháizi
[a little child;mere small child] [口]∶小孩子,也指年幼無知的人
你不要跟一個不懂事的毛孩子計較嘛!
詳細解釋
小孩,未成年者。常用于稱呼青年人,表示輕蔑的口氣。 老舍 《蛤藻集·且說屋里》:“學生!學生!一群毛孩子!”
成語(Idiom):毛孩子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hái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幼的孩子,也可用來形容幼稚、不懂事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毛孩子一詞中的“毛”指的是人體上的細小毛發,暗指年幼的孩子身上的細小毛發,代表著年輕、稚嫩。而“孩子”則指代兒童。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年幼的孩子,給人一種純真、天真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年幼的孩子,或者形容不懂事、幼稚的人。可以用來表達對孩子天真可愛的贊美,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言行舉止幼稚不成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毛孩子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陳涉世家》一文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陳涉的孩子在宴會上不懂事,被人嘲笑說是個“毛孩子”。此后,毛孩子一詞逐漸流傳開來,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毛”和“孩子”,形象地描繪了年幼的孩子的特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還只是個毛孩子,不懂事,別太苛求他。
2. 這個同學說話做事總是幼稚,真是個毛孩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年幼的孩子,全身上下長滿了細小的毛發,給人一種純真可愛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年幼相關的成語,如“稚嫩”、“稚氣”等,加深對年幼、幼稚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明(小學生):我弟弟還是個毛孩子,不懂事,總是闖禍。
2. 小芳(初中生):別說她了,她還是個毛孩子,什么都不懂。
3. 小杰(高中生):他的行為太幼稚了,真是個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