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射
基本解釋
古代射箭飲酒的禮儀。鄉射有二:一是州長春秋于州序(州的學校)以禮會民習射,一是鄉大夫于三年大比貢士之后,鄉大夫、鄉老與鄉人習射。《周禮·地官·鄉大夫》:“退而以鄉射之禮五物詢眾庶?!?孫詒讓 正義:“退,謂王受賢能之書事畢,鄉大夫與鄉老則退各就其鄉學之庠而與鄉人習射,是為鄉射之禮?!?秦 漢 以后,亦有仿行?!?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太史公自序》:“北涉 汶 泗 ,講業 齊 魯 之都,觀 孔子 之遺風,鄉射 鄒 嶧 。”《南史·蔡廓傳》:“ 三吳 舊有鄉射禮, 元嘉 中, 羊玄保 為 吳郡 行之,久不復修?!?清 趙翼 《題黃陶庵手書詩冊》詩:“是時 明 社將為墟,方赴鹿鳴鄉射耦。”
成語(Idiom):鄉射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g s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家鄉射箭,比喻只在狹小的范圍內顯示才能,沒有遠大的前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鄉射”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鄉”和“射”。其中,“鄉”指的是鄉村、家鄉,表示狹小的范圍;“射”指的是射箭,表示顯示才能。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只在家鄉射箭,不能有更大的發展。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能或能力只在狹小的范圍內發揮,沒有遠大的前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才能或能力受限,只在狹小的范圍內發揮作用,沒有遠大的發展前景。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滿足于小成就,沒有追求更高目標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鄉射”的故事并不多,但其中一個有名的故事是關于古代著名的射箭手韓丞相的。據說,韓丞相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射箭手,他在家鄉表現出色,無人可敵。然而,他只滿足于在家鄉的射箭比賽中取勝,沒有追求更高的成就,因此被人們戲稱為“鄉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鄉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只能在小公司里發揮,真是個鄉射之才。
2. 這位畫家一直只在鄉村展覽中獲得贊譽,可見他是個鄉射之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射箭手只在家鄉射箭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將這個場景與“鄉射”這個詞語關聯起來,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射箭文化和射箭運動的發展歷史,以及其他與射箭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只會在家鄉的射箭比賽中獲勝,真是個鄉射之才。
2. 初中生(12-15歲):他在學校的數學競賽中總是名列前茅,但在國際比賽中卻沒有取得好成績,真是個鄉射之士。
3. 高中生(15-18歲):他的才華只能在學校的藝術展覽中展現,無法在更大的舞臺上發光發熱,可見他是個鄉射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