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道
基本解釋
(1).可言;可說。《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2).可真是。 宋 毛滂 《清平樂》詞:“銀河秋浪,遙出 崑崙 上,忽變澄瀾添碧漲,可道昇平無象。”《醒世姻緣傳》第十一回:“﹝ 蕭鄉宦 的夫人﹞問 孔舉人 娘子道:‘這一位是那一門親家?雖是面善,這會想不起來了。’ 孔舉人 娘子道:‘可道面善,這是 晁親家 寵夫人。’”
成語(Idiom):可道
發音(Pronunciation):kě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可道是指言辭有內容,言辭有根據,言辭有道理。它強調了言辭應該有實質性的內容和合理的邏輯推理,而不僅僅是空洞的說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道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言辭有力、有說服力,能夠引起他人共鳴的情況。它可以用來贊美有才辯之能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會說空話、沒有實際內容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可道最早出現在《荀子·勸學》一書中。荀子是中國戰國時期的一位著名哲學家,他在這本書中提出了很多關于修身、治國、安邦的理論。其中,他強調了言辭應該有實質性的內容和合理的邏輯推理,才能夠產生真正的影響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可道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可”和動詞“道”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非常可道,讓人深受啟發。
2. 這篇文章文辭華麗,但是不夠可道,缺乏實際內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可道”拆分為“可”和“道”來記憶。其中,“可”表示有能力、有可能,而“道”表示言辭、道理。因此,可道可以理解為有能力表達有道理的言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言辭和辯論相關的成語,如“言之有物”、“言簡意賅”等,可以幫助加深對可道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的課很可道,我都聽懂了。
2. 初中生:他的演講非常可道,我被他的觀點深深吸引。
3. 高中生:這篇文章雖然寫得很有文采,但是不夠可道,缺乏實質性的內容。
4. 大學生:他的辯論技巧很高超,每次都能夠用可道的言辭擊敗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