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糒
成語(Idiom):棗糒
發音(Pronunciation):zǎo z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過于陳舊、不合時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棗糒是由“棗”和“糒”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棗”指的是棗子,而“糒”是一種古代的食物,由米飯搗碎后制成。棗糒本意是指用陳舊的棗子和糒子來喂養馬匹,形容事物過于陳舊、不合時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棗糒常用于形容事物過時、不適應時代潮流的情況??梢杂脕硇稳蓐惻f的思想觀念、過時的技術或方法、老舊的器物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李德裕的官員,他在任職期間,提出了一些過時的政策和觀點。有一天,他騎馬出行,由于他的馬匹只吃陳舊的棗子和糒子,所以他的馬匹精神不振,行動遲緩,最終導致他的任務失敗。人們就用“棗糒”來形容他的政策和觀點過時不合時宜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觀念已經過時了,真是一副棗糒的面孔。
2. 這種老舊的設備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生產的需求,已經成為一堆棗糒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棗糒”這個成語與陳舊的棗子和糒子進行聯想,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與過時、陳舊相關的成語,如“一代不如一代”、“落伍”等,來擴展對“棗糒”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還在用舊的手機,真是棗糒啊!
2. 初中生:這本書的內容已經過時了,簡直是一本棗糒的教材。
3. 高中生:這個老師的教學方法已經過時了,完全是一種棗糒的教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