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陵子
基本解釋
即 於陵子仲 。 晉 張協 《雜詩》之十:“取志 於陵子 ,比足 黔婁生 。” 明 徐渭 《<於陵子>序》:“ 於陵子 自命出世者也。”參見“ 於陵子仲 ”。
成語(Idiom):于陵子
發音(Pronunciation):yú líng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死后在墓地長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于陵子”由于、陵、子三個字組成。其中,“于”表示“在”、“陵”表示“墳墓”、“子”表示“兒子”。成語的意思是指人死后長眠在自己的墓地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們死后長眠在自己的墳墓中的情景,也可用于比喻某人已經去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于陵子”的故事記載并不多見,但成語的含義與古代人們的葬禮習俗有關。古代中國人認為死者應該長眠在自己的墳墓中,以表達對死者的尊重和紀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于 + Object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爺爺已經去世了,他于陵子了。
2. 這座墓地是為了紀念于陵子的英雄而建立的。
3. 他的英勇事跡將永遠于陵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于陵子”與人們死后長眠在墓地中的情景聯系起來,想象墓地中的人們在墓碑旁長眠,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古代的葬禮習俗,以及與此相關的成語和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希望我長大后能于陵子在美麗的花園里。
2. 初中生(13-15歲):他是一位英雄,他的事跡將永遠于陵子。
3. 高中生(16-18歲):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終有一天我們都會于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