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火
成語(Idiom):炭火
發音(Pronunciation):tàn 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火勢旺盛、燃燒得旺的火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炭火是由木炭燃燒而成的火焰,火勢旺盛且持久。在成語中,炭火比喻事物興盛、繁榮、火爆,形容局勢或氣氛異常火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市場、經濟、文化等繁榮興盛的狀態,也可用于形容熱鬧非凡的場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山間生活,為了取暖,他用炭火燒煮食物。由于火勢旺盛,炭火燒得很快,他不得不頻繁添加木炭。后來,有人看到了這個景象,認為炭火非常旺盛,于是就有了“炭火”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火爆得像炭火一樣。
2. 這個市場的銷售額火爆,像炭火一樣燃燒不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炭火的火焰旺盛、燃燒得非常火爆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火相關的成語,如“火燒眉毛”、“火上澆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學校舉行了一場文化藝術展,現場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就像炭火一樣火爆。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游戲在短時間內就火爆起來了,很多人都在玩,場面像炭火一樣熱鬧。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電影的票房非常火爆,幾乎每個人都去看,就像炭火一樣燃燒得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