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物
基本解釋
指用于禮儀的器物。語本《書·洛誥》:“儀不及物?!?孔 傳:“威儀不及禮物。”《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 漢 家儀物,其盛如此。我得於此殿坐,豈非真天子邪!” 宋 錢愐 《錢氏私志》:“聞國初貴主乘, 元祐 后不鑄印,無乘馬儀物。”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卷三:“ 晉 王導 以儀物鼓吹求助於 鐘山 之神以御 苻堅 。”《人民文學》1981年第4期:“這屬于舊時喪事迷信之一的儀物?!?/p>
成語(Idiom):儀物(yí wù)
發音(Pronunciation):yí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禮品和物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物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儀指禮儀,物指物品。這個成語的含義是禮品和物品。它用來形容禮品和物品的價值和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儀物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禮品和物品的重要性和珍貴性。它可以用在生日、節日、婚禮等慶祝活動中,表示送出的禮物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四年》有這樣一個故事。昭公是魯國的國君,他非常喜歡收集珍寶和奇異的物品。有一天,有人給昭公送了一只珍貴的玉器,昭公非常高興,對眾臣說:“此玉為什么不是儀物?”意思是說這個玉器非常珍貴,應該是一件特別的禮物。從此以后,人們就用“儀物”來形容珍貴的禮品和物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是 + 儀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生日禮物是儀物,代表著我對你的深厚情誼。
2. 這本書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儀物,希望你會喜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儀物”這個成語與“禮品和物品”的含義聯系起來記憶。也可以嘗試將其與送禮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自己送出的禮物是一件非常重要和珍貴的儀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與禮品和物品相關的成語,如“珠玉在前”、“金玉滿堂”等,來進一步擴展對儀物這個主題的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給媽媽買了一束鮮花,這是一件很特別的儀物。
2. 初中生:我送給朋友一本名著,希望這個禮物能成為一件有意義的儀物。
3. 高中生:我準備送給老師一幅我自己畫的油畫,希望這幅畫能成為一件有價值的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