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qī bù chéng shī ㄑㄧ ㄅㄨˋ ㄔㄥˊ ㄕㄧ七步成詩(七步成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文帝 嘗令 東阿王 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后以“七步成詩”稱人才思敏捷。 朱自清 《誦讀教學》:“所謂‘耳治’、‘口治’、‘目治’這誦讀教學三部曲,日漸純熟,則古人的‘一目十行’、‘七步成詩’,并非難事。”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七步成詩
成語(Idiom):七步成詩
發音(Pronunciation):qī bù chéng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以七步之內完成一首優美的詩歌。形容才思敏捷,創作能力出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步成詩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意味著一個人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一首優美的詩歌創作。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才思敏捷,創作能力出眾,能夠迅速將思緒轉化為文字,達到出色的創作水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七步成詩常用于形容文學才華橫溢的人,尤其是在文學創作領域。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領域中的才思敏捷和創造力,比如藝術、音樂、設計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七步成詩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學傳統。相傳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曾經在一次宴會上,主持了一個七步成詩的比賽。參賽者們在七步之內要完成一首完整的詩歌創作。白居易自己也參與其中,并以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勝利。這個故事流傳下來,成為了形容文學才華出眾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步成詩是一個四字成語,由“七步”和“成詩”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思敏捷,七步成詩,令人佩服。
2. 這位音樂家七步成詩,將自己的情感通過音樂表達得淋漓盡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七步成詩”與才華橫溢、創作能力出眾等詞語相聯系,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作品,以及其他與文學創作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想象力很豐富,七步成詩,寫了一首關于春天的詩。
2. 初中生:她的寫作水平非常高,七步成詩,寫出了一篇感人的故事。
3. 高中生:他的文學造詣很深,七步成詩,創作了一部引人入勝的小說。
4. 大學生:她的創作才華很出眾,七步成詩,寫出了一首震撼人心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