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遬
基本解釋
亦作“ 僕遫 ”。即樸樕。一種矮小的雜樹。比喻凡庸。多指才能而言。《漢書·息夫躬傳》:“左將軍 公孫祿 、司隸 鮑宣 皆外有直項之名,內實騃不曉政事,諸曹以下僕遬不足數。卒有彊弩圍城,長戟指闕,陛下誰與備之?” 顏師古 注:“僕遬,凡短之貌也。”《新五代史·雜傳·康延孝》:“吾有平 蜀 之功,公等僕遬相從,反俛首 郭公 之門,吾為都將,獨不能以軍法斬公邪?” 章炳麟 《“社會通詮”商兌》:“夫祠堂族長之制,今雖差愈於古,亦差愈於 歐洲 ,要其僕遫之體,褊陋之見,有害於齊一亦明矣。”
成語(Idiom):仆遬(pú sù)
發音(Pronunciation):pú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仆人匆忙走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仆遬是由“仆人”和“遬”兩個詞組成的成語。仆人指的是傭人、奴仆,遬表示匆忙、急忙走過的意思。仆遬的基本含義是指仆人匆忙走過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仆遬常用于形容仆人匆忙走過的情景,也可用于比喻某人匆忙走過或匆忙離開某地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某人行動迅速,或者表示某人匆忙地離開某個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仆遬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二年》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仆人因為犯了錯而被主人責罵,仆人為了表示自己的懺悔和決心,匆忙地走過主人面前。后來,人們就用“仆遬”來形容仆人匆忙走過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仆遬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有人在叫他,仆遬地走過去看看是誰。
2. 他聽說父親生病了,仆遬地離開公司回家照顧父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可以聯想仆人匆忙走過的情景,想象一個仆人急匆匆地走過你面前。
2. 可以畫一個仆人和一個快速行走的動作圖像,將其與仆遬這個成語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與仆遬相關的成語,如“仆仆風塵”、“仆從”等。
2. 學習仆遬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的運用,了解不同時期對于仆遬的解釋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仆遬地跑過去,他來不及解釋就走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聽到了火警的聲音,仆遬地跑向火災現場。
3. 高中生(16-18歲):他突然接到一個緊急任務,仆遬地離開了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