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桌
基本解釋
拜祭天地時陳設香燭、供品的桌子。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天地桌》:“每屆除夕,列長案於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諸天神圣之全圖也。百分之前,陳設蜜供一層,蘋果、乾果、饅頭、素菜、年糕各一層,謂之全供。供上籤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寳等,謂之供佛花。及接神時,將百分焚化,接遞燒香,至燈節而止,謂之天地桌。”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三:“小喇叭又吹起來,拜天地了。咱到天地桌邊,偷眼瞅瞅。”
成語(Idiom):天地桌(tiān dì zhuō)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dì zh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地方或場合上聚集了各種各樣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天地桌”源自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其中“天地”指代宇宙萬物,而“桌”則代表一個聚集的場所。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地方或場合上聚集了各種各樣的人或事物。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集合體中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天地桌”可以用于形容各種各樣的場合,例如一個宴會上聚集了各行各業的人,一個展覽會上展示了各種不同的產品,或者一個社交場合上有各種不同類型的人。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集體中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天地桌”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它是根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地概念和桌子作為聚集的場所的象征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天地桌”的結構比較簡單,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天”、“地”和“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展覽會上真是天地桌,各種各樣的產品應有盡有。
2. 這個宴會上的客人真是天地桌,有政界的、商界的、文藝界的,應有盡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天地桌”。可以想象一個宴會上的桌子上擺滿了來自天地各個角落的各種各樣的食物和裝飾品,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地概念和桌子的象征意義,可以進一步理解成語“天地桌”的意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學校的操場上,同學們天地桌地玩耍著各種不同的游戲。
2. 初中生:這個班級里的同學真是天地桌,有喜歡運動的、喜歡音樂的、喜歡讀書的,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都有。
3. 高中生:學校圖書館里的書籍真是天地桌,有文學類的、科學類的、歷史類的,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