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罇
成語(Idiom):汙罇(wū zūn)
發音(Pronunciation):wū z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玷污的酒杯或器皿,比喻人品或名聲受到污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汙罇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汙意為被玷污、腐化,罇指酒器。汙罇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的品德或名聲受到玷污,失去了原本的純潔和高尚。它強調了人應該保持清白、高尚的品德和名聲,不被世俗的誘惑所敗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汙罇這個成語常用于談論人的品德、名聲或聲譽受到玷污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失去道德底線、敗壞名聲的人,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保持良好的品德和名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汙罇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齊國大夫季孫氏的故事。據說,季孫氏是齊國的一位貴族大夫,他在宴會上故意將酒杯玷污,以示自己的純潔和高尚。后來,這個故事被人們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人的品德或名聲受到玷污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汙罇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汙是形容詞,罇是名詞。形容詞汙修飾名詞罇,表示酒杯或器皿被玷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經是個名聲很好的演員,可是因為一次丑聞,如今已成為汙罇。
2. 那位政府官員因為貪污腐敗,名聲變得汙罇不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汙罇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原本干凈透明的酒杯被玷污,變得不再純潔,從而引發對人品或名聲的思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德、名聲相關的成語,如“潔身自好”、“無可非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經常欺負別人,是個汙罇。
2. 初中生:這位明星因為涉及毒品丑聞,名聲變得汙罇不堪。
3. 高中生:他曾經是個頂尖的運動員,但因為興奮劑丑聞,如今已成為汙罇。
4. 大學生:那位著名作家因為抄襲他人作品,名聲變得汙罇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