訟端
成語(Idiom):訟端(sòng duān)
發音(Pronunciation):sòng d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紛爭或糾紛的起因和源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訟,指訴訟、爭議;端,指起源、根源。訟端意為紛爭或糾紛的起因和源頭。形容事情的真相或矛盾的根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糾紛、爭議的起因,用來指出問題的實質或根本原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衛瓘傳》中說,衛瓘為人剛直,為官清廉。有一次,他的下屬王驤因私自占有國家財物而被控告。王驤為了逃避罪責,誣告衛瓘也參與了這起貪污案件。衛瓘堅決否認,并將此事告訴了上級。上級調查后發現了王驤的罪行,最終王驤被定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糾紛的起因往往是關鍵,要善于揭露真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起糾紛的訟端在于雙方對合同條款的解釋。
2. 要解決問題,必須找到訟端,找到問題的根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訟端”理解為“糾紛的根源”,將其與糾紛、爭議相關的場景和故事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研究其他與糾紛、爭議相關的成語,例如“龍爭虎斗”、“爾虞我詐”等,以擴大詞匯量和學習成語的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的爭吵是因為一塊糖果,那塊糖果就是他們的訟端。
2. 初中生:這場糾紛的訟端在于他們對資源分配的不公平。
3. 高中生:許多國際糾紛的訟端源于領土爭端和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