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亡魂喪魄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hún sàng p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恐懼、驚慌失措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亡,失去;魂,靈魂;喪,喪失;魄,魄力。形容人非常害怕或驚慌失措的樣子,精神和勇氣都喪失殆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遭遇惡劣情況時人們的害怕或驚慌失措的心態。可以用來形容對于恐怖片、惡作劇等嚇人的事物感到非常害怕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記載了一個故事,稱齊國的公子重耳在楚國被囚禁,為了逃脫,他裝作瘋癲的樣子,連夜逃出了楚國。當時,他的仆人因為害怕被發現,心里非常害怕,形容他們驚慌失措的樣子就是“亡魂喪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亡魂喪魄是一個四字成語,采用了形容詞+名詞+動詞+名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了突然傳來的槍聲,嚇得亡魂喪魄,立刻躲到了角落里。
2. 考試前的緊張氣氛讓學生們亡魂喪魄,都變得很焦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亡魂喪魄”與害怕、驚慌失措的樣子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的靈魂和魄力都喪失殆盡的情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恐懼、害怕相關的成語,如“膽戰心驚”、“驚恐萬狀”等,拓寬詞匯量,豐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恐怖片里的鬼怪,他嚇得亡魂喪魄,大聲尖叫了起來。
2. 初中生:聽到突然傳來的爆炸聲,學生們都嚇得亡魂喪魄,紛紛四散逃離教室。
3. 高中生:考試前的緊張氣氛讓同學們亡魂喪魄,都變得很焦慮,希望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