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鼓唇搖舌
發音(Pronunciation):gǔ chún yáo s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大聲高亢,言辭激烈,態度強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鼓唇搖舌是一個形容詞語,用來形容人說話時聲音洪亮,語氣激烈,態度強硬,通常表示爭辯或爭執時的表現。這個成語中的“鼓唇”指說話時嘴唇張開得大而飽滿,而“搖舌”則表示說話時舌頭的動作很活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爭論激烈,言辭激烈的場合,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辯論、爭執、爭吵或辯駁時的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勸學》中有一段話:“故君子鼓唇而搖舌,以發其辭。”這句話意思是說,君子們說話時要鼓起嘴唇,搖動舌頭,以發表自己的言論。后來,這句話中的“鼓唇搖舌”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說話慷慨激昂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鼓唇搖舌是一個動賓短語,其中的“鼓唇”和“搖舌”都是動作的方式,表示說話時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辯論中鼓唇搖舌,聲音震天響。
2. 兩人為了爭論這個問題,鼓唇搖舌,爭得面紅耳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激烈爭論時,嘴唇張開得大而飽滿,舌頭活動得很快,發出聲音,形成了“鼓唇搖舌”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這個成語時,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辯論文化和辯論技巧,以及如何在爭論中保持冷靜和理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在玩游戲時,為了爭奪勝利,鼓唇搖舌地爭吵了起來。
2. 初中生:在班會上,同學們為了提出自己的意見,紛紛鼓唇搖舌地發表觀點。
3. 高中生:在辯論賽上,選手們爭相鼓唇搖舌,展示自己的辯論能力。
4. 大學生:在學術討論會上,學者們鼓唇搖舌地辯論著各自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