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驛
成語(Idiom):落驛
發音(Pronunciation):luò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或使者因為貪污受賄而被免職或罷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落驛”來源于古代官員巡查時的一種行政措施。古代官員出巡時,會在途中設立驛站,供其休息和更換馬匹。而貪污受賄的官員或使者,往往會利用驛站之機進行私利的活動。因此,當這些貪污受賄的行為被揭發后,官員或使者就會被免職或罷黜,也就是“落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官員或使者因貪污受賄而被罷黜的情況。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工作人員因為貪污腐敗而受到嚴懲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官員巡查時設立驛站,是為了方便官員休息和更換馬匹。然而,一些官員或使者利用驛站進行貪污受賄的行為,這種行為在古代社會是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因此,當這些行為被揭發后,官員或使者就會被免職或罷黜,從而形成了成語“落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落驛是一個動詞短語,由“落”和“驛”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貪污受賄,最終落驛了。
2. 這位官員因為貪污腐敗,被迫落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失職”、“貪污受賄”等相關的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成語“落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政治腐敗、反貪污等相關的知識,了解社會的反腐倡廉運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因為作弊考試,被老師落驛了。
2. 初中生:那個貪污受賄的官員終于落驛了,真是應得的。
3. 高中生:政府對于貪污腐敗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許多官員都被落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