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詞語解釋
wú dòng yú zhōng ㄨˊ ㄉㄨㄙˋ ㄧㄩˊ ㄓㄨㄙ無動于中(無動於中)
指意念專一,不因外界影響而動心。后亦指內(nèi)心毫無觸動,對事情毫不在意。《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云” 宋 朱熹 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云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 清 方苞 《修復(fù)雙峰書院記》:“嘗嘆 五季 縉紳之士,視亡國易君,若鄰之喪其雞犬,漠然無動於中。” 魯迅 《而已集·扣絲雜感》:“我逆料《語絲》必將有幾句感慨,但我實在是無動于中。”亦作“ 無動於衷 ”。 老舍 《不成問題的問題》:“神圣的抗戰(zhàn),死了那么多的人,流了那么多的血,他都無動于衷。”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無動于中
成語(Idiom):無動于中(wú dòng yú zhō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ú dòng yú zh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紛擾的環(huán)境中保持冷靜、不受干擾,心境安定。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在困境或紛擾中能夠保持冷靜不受干擾,保持內(nèi)心平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對困難、挑戰(zhàn)或紛擾時能夠保持冷靜、不受干擾的心態(tài)。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動于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逍遙游》一章中。這個故事講述了莊子與他的朋友齊物論道,莊子以無動于中來表達(dá)他的思想觀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動于中是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無(沒有)、動(動搖)、于(在)、中(中間)。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在紛擾的環(huán)境中保持冷靜、不受干擾,心境安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困境,他始終能保持無動于中的態(tài)度。
2.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只有那些能夠無動于中的企業(yè)才能生存下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分解成每個字的意思來記憶,再結(jié)合例句來理解和運用成語。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相關(guān)的成語,如“波瀾不驚”、“心如止水”等,來豐富對無動于中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在考試的時候無動于中,不受其他同學(xué)的干擾。
2. 初中生:面對家庭的變故,他能夠無動于中地處理各種問題。
3. 高中生:在高考前夕,她能夠保持無動于中的心態(tài),不被緊張和壓力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