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緡
基本解釋
亦作“ 絲緍 ”。 1.《詩·召南·何彼襛矣》:“其釣維何,維絲伊緡。”后因稱釣絲為“絲緡”。 宋 范仲淹 《臨川羨魚賦》:“顧絲緡而則不,俯漪漣而奈何。”
(2).絲繩。舊時民間傳說,男女出生后即有月老用赤繩暗系雙方之足,訂為夫妻。因以“絲緡”指婚姻。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孿生》:“既各締其絲緍,恒不調其琴瑟。”參閱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定婚店》。
成語(Idiom):絲緡
發音(Pronunciation):sī h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絲毫不差,一絲不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絲緡是由“絲”和“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絲”表示極細小、微小的意思,“緡”表示差別、差距。絲緡的含義是指非常細微的差別,形容做事非常認真,一絲不茍,不容許有任何差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絲緡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非常細心、認真,對細節極其注意,不容忽視。可以用于贊美別人的工作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絲緡最早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虞卿是戰國時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在平原君的府中擔任要職。有一次,平原君命令虞卿為自己赴宴帶來一只蟋蟀。虞卿為了尋找一只完美的蟋蟀,不惜走遍了整個國家,最終找到了一只百獸之王。虞卿的這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的精神,被人們形容為絲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絲緡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在工作中總是絲緡,從不馬虎。
2. 這家餐廳的服務員非常絲緡,對每一個細節都非常注意。
3. 他做事絲緡,所以很少出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絲緡”這個成語想象成一根非常細小的絲線,代表細微的差別。將這個形象與“一絲不茍”的意思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絲緡相關的成語,如“絲絲入扣”、“絲絲入微”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解時非常絲緡,讓我們都能聽得很清楚。
2. 初中生:為了取得好成績,他在學習上非常絲緡,每天都做很多練習題。
3. 高中生:他在寫作文時總是絲緡,從不馬虎,所以每次都能得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