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絕
成語(Idiom):阻絕(zǔ jué)
發音(Pronunciation):zǔ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阻止、拒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阻絕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阻”意為阻止、阻擋,第二個字“絕”意為斷絕、拒絕。阻絕的基本含義是指阻止、拒絕某種行為或事物的發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阻絕常用于描述人們拒絕某種不良行為、錯誤決策或不合理要求的情況。它可以用來表達拒絕接受某種邀請、拒絕參與某種活動、拒絕接受某種觀點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阻絕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十四年》。故事中,襄公想要攻打齊國,但遭到了晏嬰的阻止。晏嬰認為襄公的行動是不明智的,所以堅決阻止了他的決策。后來,晏嬰的阻絕證明了他的正確判斷,襄公因此放棄了攻打齊國的計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阻絕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第一個字“阻”為動詞,表示阻止;第二個字“絕”為賓語,表示被阻止的行為或事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堅決阻絕了公司的不合理要求。
2. 我們應該阻絕任何形式的歧視和不公平對待。
3. 她毅然決然地阻絕了他的求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道路上,用手阻擋住前面的路,表示阻止某種行為或事物的發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阻絕”相關的成語,如“阻風扼火”、“阻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阻絕看電視的壞習慣。
2. 初中生:我們應該阻絕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
3. 高中生:他決定阻絕參加聚會,以便專心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