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
基本解釋
◎ 月半 yuèbàn
[the 15th day of a month] 每月的第十五日
英文翻譯
1.the 15th day of a month
詳細解釋
(1).指農歷每月十五日。《儀禮·士喪禮》:“月半不殷奠。”《晉書·溫嶠傳》:“ 嶠 重與 侃 書曰:‘僕謂軍有進而無退,宜增而不可減。近已移檄遠近,言於盟府,剋后月半大舉。’”《書·胤征》“先時者殺無赦” 唐 孔穎達 疏:“當月之中,日月相望,故以月半為望,望去晦朔皆不滿十五日也。”《金瓶梅詞話》第五四回:“那 韓金釧 吃素,再不用葷,只吃小菜, 伯爵 道:‘今日又不是初一月半,喬作衙甚的?’”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月半》:“今人謂十五為月半。”
(2).借指“十五”。 宋 辛棄疾 《蝶戀花·席上贈楊濟翁侍兒》詞:“小小年華才月半。羅幕春風,幸自無人見。”
(3).月亮之半。指弦月,半圓之月。《釋名·釋天》:“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月半》:“然亦有以上下弦為月半者……所謂月半者,弦也。《禮》經之所謂月半者,望也。弦曰半以月體而言之,望曰半以日數而言之也。”
成語(Idiom):月半
發音(Pronunciation):yuè b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時間已過半,接近月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月半是指一個月的中間時期,也可以指時間已過半,接近月底的時候。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時間的快速流逝或者表示時間已經不多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時間的流逝、提醒人們時間的寶貴以及強調做事要抓緊時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月半的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可以從月亮的變化來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月亮每個月都會經歷圓滿到缺損再到圓滿的過程,而月半就是指月亮處于缺損的狀態。由于月亮的變化是很快的,所以月半也成為了形容時間流逝的一個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月半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了,現在已經是月半了。
2. 老師提醒學生們注意時間,因為考試已經到了月半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月亮的變化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月亮從圓滿到缺損再到圓滿的過程,將月半與時間快速流逝的概念聯系在一起,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相關的成語,如“日薄西山”、“時光荏苒”等,以豐富對時間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是月半,媽媽說要帶我去買新書包。
2. 初中生: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經到了月半了。
3. 高中生:考試已經到了月半,我還有很多知識要復習。
4. 大學生:畢業離校的日子已經到了月半,我感到有些舍不得離開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