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棄義倍信
發音(Pronunciation):qì yì bèi x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放棄原則,倍加相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棄義倍信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棄義”意為放棄原則,不顧道義;“倍信”意為倍加相信。結合在一起,成語棄義倍信表示一個人或團體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或目標時,不顧道義和原則,同時對某人或某事倍加相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那些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放棄道義和原則的人或團體。它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盲目相信某人或某事,不顧其他證據和事實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棄義倍信的故事起源于《史記·李斯列傳》。李斯是秦朝的一位重要官員,他為了迎合秦始皇的喜好,不顧道義和原則,給秦始皇建議并實施了一系列殘酷的政策。這個成語通過李斯的例子告誡人們,在追求個人利益時,不應放棄道義和原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棄義倍信是一個四字成語,其中“棄”和“倍”為動詞,表示放棄和倍加;“義”和“信”為名詞,表示道義和相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升職而棄義倍信,結果失去了許多朋友。
2. 這個政府為了保住權力,不顧道義和原則,棄義倍信。
3. 他對那個騙子棄義倍信,結果被騙了一大筆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站在道義和原則的一邊,而另一個人站在個人利益的一邊,然后前者放棄了道義和原則,倍加相信后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故事來進一步理解和應用棄義倍信這個成語。例如,學習其他與道義和相信相關的成語,如“守信用”、“背信棄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為了贏得比賽,棄義倍信,不顧其他隊員的感受。
2. 初中生(13-15歲):政府官員為了獲得更多的權力,棄義倍信,不惜使用不正當手段。
3. 高中生(16-18歲):他為了追求個人利益,棄義倍信,不顧他人的勸告和警告。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在商業競爭中,有些人為了利益,棄義倍信,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