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筴
基本解釋
見“ 書策 ”。
成語(Idiom):書筴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書籍和兵器。形容人既有文化修養,又有武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筴源自古代兵書《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句話意味著兵器和戰爭是國家的重要事務,需要認真研究和掌握。后來,人們將“書”和“筴”合在一起,用來形容一個人既有文化修養,又有武力,具備全面的素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筴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全面素質和能力,特別是指一個人既有文化知識,又有實際能力。可以用來形容一位學識淵博、才華出眾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位既能文能武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書筴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書《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兵書之一,被譽為兵家必讀的經典之作。書中強調了兵器和戰爭對于國家的重要性,這也為后來的人們創造了“書筴”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書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僅學問淵博,而且武藝精湛,真是一位書筴之才。
2. 這個學生不僅成績優異,還在體育比賽中表現出色,可謂是一位書筴之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一本書和一把兵器,形象地表示一個人既有文化修養,又有武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孫子兵法》和其他古代兵書,深入研究中國古代戰爭文化和軍事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僅會背詩,還會打乒乓球,真是一位書筴之才。
2. 初中生:這個同學不僅學習成績優秀,還在學校的武術比賽中獲得了冠軍,真是一位書筴之輩。
3. 高中生:他不僅在文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還是一名優秀的射擊運動員,真是一位書筴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