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惱
敖惱(áo nǎo)
發音(Pronunciation):áo n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或行動過激,過于激動或激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敖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敖”表示高亢、狂傲,“惱”表示生氣、憤怒。敖惱形容人的言辭或行動過于激烈,情緒激動或激怒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敖惱常用于描述人在情緒激動或憤怒時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人在爭吵、爭執或沖突中表現出激烈的情緒和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敖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震傳》中,故事講述了楊震因為忠于職守而被誣陷,楊震為了維護自己的清白,以激烈的言辭回擊誣陷自己的人。后來這個故事被形容為敖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敖惱是由兩個形容詞性的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失誤總是敖惱不已,從不容忍任何錯誤。
2. 她的敖惱言辭讓大家都感到吃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敖惱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情緒激動地站在高處,大聲發表激烈的言辭,表達自己的憤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敖惱相關的成語,如“敖世輕物”、“惱羞成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10歲):他的敖惱行為讓老師很生氣。
2. 初中生(11-14歲):他因為考試不及格而敖惱地砸了書桌。
3. 高中生(15-18歲):他在球場上因為判罰不滿而敖惱地對裁判喊叫。
4. 大學生(19-22歲):她對政府的腐敗問題感到敖惱,決定參與社會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