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剛
基本解釋
(1).謂人在壯年時體力、精神正當旺盛。《詩·小雅·北山》:“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鬭。”《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禕 體質方剛,器干彊固,董率之才, 魯肅 不過。”
(2).指壯年。 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上》:“陛下年在方剛,圣慮未衰,愿還既誤之封,析后族之勢。”《后漢書·文苑傳上·黃香》:“臣 香 年在方剛,適可驅使。”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侯忠節公父子為僮賓作書》:“ 賓 齒方剛,其尚努力進德,為綱為紀,為楷為則,則吾將觀於爾后。”
(3).剛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三回:“他小孩子家也懂得這句話,可見我方剛不是瞎客氣了。”
成語(Idiom):方剛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g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性格剛強,堅定不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剛是由“方”和“剛”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方”表示正直、直爽,而“剛”表示堅強、堅定。方剛一詞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堅強、直爽,不畏困難,堅定不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剛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性格特點,特別是在面對困難和壓力時表現出的堅強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表現出的堅定不移的態度和決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剛這個成語的來源比較模糊,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典故與之相關。但是,方剛這個成語的意義和構成都與漢字的筆畫有關。其中,“方”字的筆畫是4畫,表示直爽、正直,而“剛”字的筆畫是2畫,表示堅強、堅定。因此,方剛這個成語就是通過將這兩個表示直爽和堅強的漢字組合而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剛是一個由兩個單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即“方”和“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性格方剛,從不輕易妥協。
2. 面對困難,她表現得非常方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方剛這個成語。可以將方剛的“方”字想象成一個直角,表示直爽、正直;將“剛”字想象成一根直線,表示堅強、堅定。通過將這兩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關聯起來,可以更容易記憶方剛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方剛相關的成語,如“方興未艾”、“剛愎自用”等,來擴展對方剛這一性格特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方剛的人,從不偷懶。
2. 初中生:面對挑戰,我們要像方剛一樣堅持下去。
3. 高中生:只有方剛的人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方剛的精神來克服各種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