鬀頭
成語(Idiom):鬀頭 (tú tóu)
發音(Pronunciation):tú t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遇到事情時,只看到表面現象,不顧實質,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鬀頭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在處理問題時,只看到問題的表面現象,而忽略了問題的本質和全局。類似于只看到樹木,而沒能看到整個森林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們只看到問題的一部分,沒有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工作、學習、生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項羽攻打齊國時,齊王田榮派出了一個將軍去抵抗。項羽派人去探查敵軍情況,回來后說:“鬀頭而望邑,似有巨城。”意思是只看到城頭上的人頭,以為城內有巨大的軍隊。結果項羽大意,被齊軍偷襲,損失慘重。從此以后,“鬀頭”成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只看到問題的表面,而忽略了問題的本質和全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鬀頭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鬀”讀作tú,第二個字“頭”讀作tó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鬀頭,只看到問題的一部分,沒有全面的思考。
2. 這個項目的失敗是因為管理層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沒有考慮到整體的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片樹林中,只看到樹木,而沒有看到整個森林。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這個成語相關的成語,如“見微知著”、“見樹不見林”等。這些成語都與只看到問題的一部分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作文中只寫了一個細節,沒有描述整個故事,真是鬀頭。
2. 初中生:老師講解數學題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只看到題目中的一部分信息,沒有全面理解,就容易犯鬀頭的錯誤。
3. 高中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我們要注意抓住整個故事的主線,不要只看到其中的一些細節,否則就會陷入鬀頭的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