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雕蟲刻篆
發音(Pronunciation):diāo chóng kè zh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過分追求小節,不顧大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雕蟲刻篆原指在蟲子和瓦片上雕刻篆字,后來引申為形容人過分追求瑣碎細節,不顧大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過分追求小節,不顧大局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中有一則故事,齊國的宰相管仲喜歡收集和研究蟲子,他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雕刻蟲子和研究篆字上,而忽略了國家大事。因此,后來人們用“雕蟲刻篆”來形容那些過分追求小節,不顧大局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雕蟲刻篆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糾結于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真是個雕蟲刻篆的人。
2.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應該注重大局,不要被瑣碎的細節所困擾,避免成為雕蟲刻篆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雕蟲刻篆”與過分追求小節、不顧大局的人聯系起來,聯想到雕刻蟲子和篆字,以此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和其它類似意義的成語,例如“紙上談兵”、“畫蛇添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總是把寫作業當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次都雕蟲刻篆地寫個不停。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在做作業時總是過分追求完美,把一些不必要的細節當成大問題,真是雕蟲刻篆。
3. 高中生:有些學生在準備考試時過分追求題目的細節,而忽略了對整個知識體系的理解,這種雕蟲刻篆的做法并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