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和
成語(Idiom):詳和
發音(Pronunciation):xiáng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詳細而和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詳和一詞源自《論語·顏淵篇》:“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意為對待德行和道德要像對待色欲一樣,要詳細而周到。形容言辭詳細而和諧,不偏不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言辭詳盡、細致入微,沒有一絲瑕疵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文章、演講、解釋等表達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詳和一詞的故事起源于孔子的弟子顏淵。顏淵因為他對德行和道德的追求而聞名。孔子曾經評價他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這句話意思是說,顏淵對待德行和道德的態度就像對待色欲一樣,要詳細而周到。后來,這句話就演變成了成語“詳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內容詳和,讓人一目了然。
2. 這篇文章詳和細膩,引人深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詳和”與“詳盡入微、和諧無瑕”的意思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詳和相關的成語,如“詳明”、“詳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解得很詳和,讓我們都能明白。
2. 初中生:他的作文寫得很詳和,字字珠璣。
3. 高中生:這位教授的演講內容詳和而深入,讓人受益匪淺。
4. 大學生:她的論文寫得詳和而精煉,獲得了導師的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