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足
成語(Idiom):飽足
發音(Pronunciation):bǎo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滿足、充實,不再有欲望或需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飽足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物質或精神狀態。它表示一個人已經得到了足夠的食物、財富、知識或滿足感,不再感到渴望或需要更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飽足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在物質或精神上得到滿足的狀態。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生活富足、滿意,或者用來形容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繁榮和幸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飽足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論語·述而》。孔子的學生子路問他:“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人之急,何如?”孔子回答說:“飽足而不知足,民難久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關心他人的需求,那么社會將會陷入困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飽足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飽”和“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可以說是飽足的人了。
2. 這個國家的人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他們感到非常飽足和滿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飽足”這個成語與滿足的概念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吃飽了飯、得到了滿足的感覺,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飽足相關的詞語和成語,例如“飽經風霜”、“飽經憂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吃了一頓美味的晚餐,感到飽足和滿意。
2. 初中生:他在學業上取得了好成績,感到非常飽足和自豪。
3. 高中生:我在大學里得到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感到飽足和充實。
4. 大學生:我在實習期間學到了很多實際技能,感到飽足和滿足。
5. 成年人:我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和穩定的工作,感到飽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