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顙
成語(Idiom):啓顙
發音(Pronunciation):qǐ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啟發他人的智慧和才能,使其得到開闊的眼界和廣博的知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啓顙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啓”意為啟發、開通,而“顙”意為額頭。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通過啟發他人的智慧和才能,使其獲得開闊的眼界和廣博的知識,就像是在他們的額頭上開了一個窗戶一樣。它強調了知識和智慧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和啟發他人的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位有智慧和見識的人能夠啟發他人,幫助他們獲得更廣闊的視野和知識。它可以用來贊美教育者、導師或領導者,也可以用來鼓勵人們相互啟發,互相學習和成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顙顒的人,他的額頭上有一道窄窄的縫隙。有一天,他去拜訪了一位聰明的老人,老人用一根金針輕輕地在他的額頭上戳了一下,顙顒突然變得非常聰明,獲得了廣博的知識和智慧。從那以后,人們就用“啓顙”來形容通過啟發他人使其獲得智慧和知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啓顙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啓”和名詞“顙”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師,能夠啓顙學生,使他們獲得更廣闊的知識。
2. 這本書真的很有啟發性,讀了之后我感覺自己的領域又啓顙了一大步。
3. 領導者的職責之一就是啓顙下屬,幫助他們成長和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啓顙”拆解成“啓”和“顙”兩個字來記憶。想象一個人的額頭上有一道縫隙,然后有人用金針輕輕地戳了一下,額頭上的縫隙立刻開了窗戶,從窗戶中涌出智慧和知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智慧和啟發相關的成語,例如“開卷有益”、“開識”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啓顙我們,讓我們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
2. 初中生:我喜歡閱讀,因為閱讀可以啓顙我的智慧和視野。
3. 高中生:老師在課堂上啓顙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讓我們更開闊地看待世界。
4. 大學生:大學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啓顙學生,幫助他們成為有智慧和見識的人。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應該相互啓顙,共同成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