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禮
基本解釋
遵循禮教。《書·畢命》:“世祿之家,鮮克由禮,以蕩陵德,實悖天道。”《禮記·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 孫希旦 集解:“由,謂踐履之。”《韓詩外傳》卷一:“凡用心之術,由禮則理達,不由禮則悖亂。”《舊唐書·代宗紀》:“仁孝溫恭,動必由禮。”
成語(Idiom):由禮
發音(Pronunciation):yóu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由于禮貌、謙虛而得到他人的尊敬和好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由禮”是指通過行為舉止得到他人的尊敬和好感。它強調了禮貌和謙虛的重要性,認為一個人若能以禮待人,謙虛謹慎,就能贏得他人的敬重和喜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社交場合中,如果你想獲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你可以用“由禮”來形容自己的行為舉止。此外,當你想表達對他人的尊重和贊賞時,也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由禮”的故事源于《論語》中的一則記載。孔子曾經對弟子們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意思是說,一個君子應該以禮儀來結交朋友,以朋友的幫助來修養自己的仁德。這個故事強調了以禮待人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由禮”的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分別是“由”和“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時待人非常有禮貌,所以大家都很喜歡他,可以說他是由禮得到了他人的尊敬和好感。
2. 她雖然家境優越,但是一直保持著謙虛的態度,正是由于她的禮貌和謙虛,才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和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由禮”與“尊敬和好感”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聯想。例如,想象一個人因為他的禮貌和謙虛而得到了他人的尊敬和好感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禮儀和謙虛相關的成語,如“有禮貌”、“謙虛謹慎”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由禮,因為這樣別人會喜歡我。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總是由禮地對待同學,大家都很尊敬他。
3. 高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由禮待人,不僅能贏得他人的尊重,也能培養自己的修養。
4. 大學生:在社交場合中,我會由禮,以表現出自己的素質和修養。
5. 成人:在職場上,由禮是一個重要的品質,它能幫助我們與同事建立良好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