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育
成語(Idiom):提育(tí yù)
發音(Pronunciation):tí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培養和教育子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提育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提”意為提拔、培養,第二個字“育”意為教育、培養。提育指的是父母或者教育者對子女進行培養和教育的過程。這個成語強調了家庭和社會對下一代的教育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提育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家庭教育的過程和影響。它可以用來表達父母或教育者對子女進行全面培養和教育的意愿和行動。它也可以用來指責父母或教育者沒有盡到對子女的教育責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提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卷三十九·李膺傳》中,原文是“提育其子”。這個故事講述了漢朝時期一位名叫李膺的官員,他非常重視對自己兒子的教育,因此他的兒子也成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由此可見,提育強調了家庭教育對子女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提育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提”和名詞“育”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父母應該重視對孩子的提育,培養他們良好的品德和價值觀。
2. 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提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父母親刻苦教育孩子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提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家庭教育的知識,了解如何更好地提育子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媽媽每天都會幫助我做作業,他們非常重視我的提育。
2. 初中生:老師經常給我們講一些人生道理,希望能夠提育我們成為有擔當的人。
3. 高中生:父母對我的提育非常嚴格,他們希望我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我覺得大學是一個自我提育的過程,需要自己去發展興趣和培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