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
基本解釋
(1).古謂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絕、通曉萬物之道的人。《荀子·哀公》:“ 孔子 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圣……所謂大圣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 漢 揚雄 《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諸子者,惡覩其識道也。” 明 李贄 《題孔子像于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為大圣,吾亦以為大圣。”
(2).稱帝王。《呂氏春秋·君守》:“大圣無事,而千官盡能。”《史記·秦始皇本紀》:“大圣作治,建定法度,顯著綱紀。”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蓋有所益也。設或無益亦無所害,又何必拒而責之?’大圣之度,慈厚若此。”
(3).佛教稱佛、菩薩。《法華經·方便品》:“今慧日大圣尊久乃説是法。”《無量壽經》卷上:“一切大圣,神通已達。”
(4).謂極有神通。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六:“我女大圣,死經二十三年,猶能與生人交往。”
(5).指小說《西游記》中的 孫悟空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齊天大圣》:“客言大圣靈著,將禱諸祠……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蓋 齊天大圣 孫悟空 云。”
英文翻譯
1.mahatma
成語(Idiom):大圣
發音(Pronunciation):dà s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聰明、有才智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圣一詞源于古代小說《西游記》中的角色孫悟空。孫悟空被封為齊天大圣,他聰明、機智、勇敢,能夠化解困難,解決問題。因此,“大圣”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非常聰明、有才智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智慧超群、才能出眾的人,可以用來贊美、稱贊對方的智慧和才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孫悟空和他的伙伴們的冒險故事。孫悟空作為主要角色之一,以其聰明才智和勇敢無畏的精神深受讀者喜愛,因此被封為齊天大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大圣,每次遇到問題都能迅速找到解決辦法。
2. 那位科學家被譽為現代大圣,他的發明創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形象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孫悟空的聰明才智和勇敢精神,將他與“大圣”這個詞語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冒險故事,了解他在小說中的表現和形象。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聰明才智的成語,如“聰明伶俐”、“才高八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是個大圣,他總是能夠快速解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2. 小學生:我媽媽是個大圣,她總是能夠幫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3. 中學生:我的數學老師真是個大圣,他講解的知識讓我茅塞頓開。
4. 大學生:那位教授真是個大圣,他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有很高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