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慵
基本解釋
心意懶散。 唐 白居易 《白云期》詩:“年長識命分,心慵少營為。”
成語(Idiom):心慵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y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思懶散,無精打采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慵是由“心”和“慵”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心思懶散,無精打采的狀態。形容人懶散無心,不思進取,缺乏動力和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心慵常用于形容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缺乏積極性和動力的狀態。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工作中不積極、懶散;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學習中無心向學、不思進取;還可以用于描繪某人在生活中無精打采、無所事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心慵”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無確切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慵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心慵懶散,一點都沒有工作的動力。
2. 這個學生一直心慵懶散,對學習沒有任何興趣。
3. 她整天無所事事,心慵懶散的樣子讓人擔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心慵”。可以想象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手里拿著一本書,但是他的眼神呆滯,沒有任何閱讀的興趣,心思懶散,無精打采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心慵”相關的成語,如“心灰意懶”、“心癢難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上課總是心慵懶散,老師都不喜歡他。
2. 初中生:這個學生心慵懶散,連作業都不想做。
3. 高中生:最近他心慵懶散,對考試也沒有什么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