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直
成語(Idiom):果直
發音(Pronunciation):guǒ z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果斷坦率,直言不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果直是指人的性格直爽,言行坦率,不拐彎抹角,不隱瞞掩飾。果直的人通常表達意見直接,毫不諱言,不留情面,不顧及他人感受,有時可能顯得過于直接,甚至得罪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果直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點,用以表達一個人坦率直接的態度或行為。適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場合以及各種社交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果直”源自《左傳·哀公二十四年》。當時,晉國國君哀公遭受外敵侵略,臣子們都在獻策,但大夫范宣卻直言不諱地指出了哀公的錯誤,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法。哀公對范宣的直言不諱非常感激,稱之為“果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前一個字“果”表示果斷,后一個字“直”表示直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性格果直,從不拐彎抹角。
2. 她果直的性格讓她在工作中很受人喜歡。
3. 他果直地指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果直的發音“guǒ zhí”與果汁,想象一個人喝果汁時直接將果汁倒進嘴里的形象,表達出果直的性格特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果直相關的成語,如“果敢”、“直言不諱”等,進一步豐富對于直接坦率性格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問:“你為什么沒完成作業?”小明果直地回答:“我忘記了?!?/p>
2. 初中生:同學之間發生矛盾,小紅果直地向班主任反映了情況。
3. 高中生:面試官問:“你有什么優點和缺點?”小王果直地回答:“我有時候過于直接,可能會得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