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狼自衞
基本解釋
猶言引虎自衛。 王樹枏 《武漢戰紀》:“命下之日,太后抱天子痛哭,言者交章論諫,且有引狼自衞之喻。”
成語(Idiom):引狼自衞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láng zì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自己采取行動,結果卻引來更大的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引狼自衞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比喻在自我保護的過程中,采取了錯誤的策略或行動,導致自己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這個成語強調了行動的結果往往與意圖相反,提醒人們在面對困難時要慎重行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人因為不慎重或盲目行動而陷入更大的困境,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決策或行動的結果出乎意料,適用于生活中各種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引狼自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據說,在古代有一個農夫,他的莊稼經常被野狼侵襲。為了保護莊稼,他決定在田地周圍設置陷阱,希望能夠捕捉到野狼。然而,他的行動卻引來了更多的野狼,最終導致他的莊稼被徹底摧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引狼自衞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引”表示吸引、招引,“狼”表示野狼,“自衞”表示自我保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躲避追捕,不料引狼自衞,最終落入更大的陷阱。
2. 這位領導本意是為了保護自己,卻不慎引狼自衞,結果鬧得更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森林里引誘野狼,卻不小心引來了更多的野狼,最后自己陷入危險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故事、文章和新聞,來了解和學習更多關于引狼自衞的相關情況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本來是想幫助同學,但他卻引狼自衞,導致更多的同學遭受欺負。
2. 初中生: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小紅不慎在社交媒體上透露了個人信息,結果引狼自衞,被陌生人騷擾。
3. 高中生:為了避免家庭糾紛,小李選擇了保持沉默,卻不料引狼自衞,導致家庭關系更加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