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醴
成語(Idiom):覆醴(fù lí)
發音(Pronunciation):fù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飲酒過量,喝得醉熏熏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中的“覆”指倒,顛倒;“醴”指美酒。這個成語形容人喝酒過多,已經喝得醉熏熏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宴會上的酒足飯飽,大家喝得醉醺醺的場景。也可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過度沉迷于某種事物,失去理智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633年,齊國的公子重耳逃亡到晉國,被晉文公接納。有一次,晉文公宴請齊國貴族,齊國的貴族們都喝得酩酊大醉,齊國的公子重耳卻一點也不醉。晉文公問他為何不醉,重耳回答說:“醉酒本是人生樂事,但是我現在身處逃亡之中,心情不暢,所以無法盡情享受。”晉文公聽后,深為感動,于是對他說:“君子之飲酒,不在量多少,而在樂在其中。”這就是“覆醴”成語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其中形容詞為“覆”,名詞為“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宴會上大家喝得都快要覆醴了。
2. 他太過沉迷于游戲,已經覆醴于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宴會上喝得醉熏熏的樣子,以及喝得太多酒后倒下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形容喝酒過量的成語,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酒囊飯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喝了很多啤酒,晚上回家的時候已經覆醴了。
2. 初中生:他們在生日派對上喝得很醉,有些人已經覆醴了。
3. 高中生:考試結束后,同學們舉行了一場狂歡派對,大家都喝得覆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