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笑
成語(Idiom):非笑(fēi xiào)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x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非笑是指不笑、不開心的表情或態度。它表示不愉快、不滿或不高興的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非笑常用于描述人們面對不愉快或困難時的表情和態度。它可以用來表達不滿、憤怒、失望等負面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非笑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故事說,王莽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遭到了很多人的不滿和反對。有一次,王莽在宮廷上講解自己的政策,但聽眾們都面帶不悅的表情,沒有一個人笑。于是有人對王莽說:“眾人非笑。”意思是眾人都不笑,表示他們對王莽的政策不滿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非笑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非”表示否定,第二個字“笑”表示笑。結合起來,表示不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臉上非笑不可,看起來很生氣。
2. 老師的批評讓他非笑不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非”字相關的其他成語進行聯想來記憶非笑這個成語。例如,“非非之心”表示心中不安,與非笑的負面情緒類似。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非笑相關的成語,如“不以為然”、“不屑一顧”等,來豐富對表達不滿、不高興情緒的詞匯和用法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老師批評了我,我非笑不可。
2. 中學生(13-18歲):我考試成績不好,父母知道后非笑不可。
3. 大學生(19-22歲):這部電影太無聊了,看得我非笑不可。
4. 成年人(23歲及以上):老板的決定讓我非笑不可,我覺得很不公平。